关键词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面向地区 |
奶制品工业废水处理
奶制品废水处理采用物化法如气浮、混凝沉淀、吸附等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以便将废水中的乳固体如乳脂肪、酪蛋白及其他乳蛋白乳糖、无机盐类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然后再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反应器)与好氧生化相结合好氧工艺对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由于上述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的预处理步骤使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SS)被分离,污泥排放量大;同时废水中的脂类在厌氧处理中降解很慢,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同时废水中的脂类在UASB反应器中容易上浮堵塞气室而很难停留较长时间,系统运行困难,故对废水的处理效率低。
将乳制品废水经过格栅渠以除去废水中的漂浮物,再经调节池进行均匀水质水量的初步处理,然后将废水经ABR反应器进行降解,降解后的废水再经中沉池、好氧池、二沉池的进一步处理,以便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从而使废水达标排放,本发明的废水处理工艺采用ABR反应器对废水进行处理,可以截留大量的固体悬浮物(SS),使其在ABR反应器内部进行消化降解,进而减少污泥的排放量,同时所采用的ABR反应器内有若干竖向导流板将ABR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立的升流式污泥床系统,废水进入ABR反应器后沿导流板上下折流前进,依次通过每个反应室的污泥床,废水中的有机基质通过各个反应室并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到去除,使厌氧消化的效率大大提高,故本发明的一种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污泥排放量小,废水的处理。
绿谷通泰(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绿谷通泰)成立于2019年,公司地址;北京市平谷区谷丰东路30号院锐E空间产业园。
绿谷通泰是一家集技术研发、推广、销售、技术支持、环保、水处理行业的新型科技公司。公司经营项目;反渗透设备、变频供水系统设备、恒压供水系统设备、无塔供水系统、井水治理;直饮水工程;环境治理;环保设施运维和托管服务、中水回用、循环水处理;锅炉软化水设备、加药装置、消毒设备。
绿谷通泰环保公司被评为国家AAA信用单位、AAA服务企业、国家运营资格单位、工程师多名、具备五大员、城乡和住房建设承书、具备立运维资格,具备设备点检、维修、工艺改造等资格。
由于我国正积极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环保投入将大幅度增加。在今后几年,我国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将快速增长,环保产业与环保科技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将对水处理等行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定会抓住机遇,不断进取,在一些新的水处理领域中广泛地推广,解决生产过程中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污染的净化问题,促进水资源合理的循环应用,争取为我国环保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绿谷通泰以“净化每一滴水、让天下人饮健康水”为使命,以“饮健康水、走人生路”为理念,以“把干净的水还给地球”为环保事业的核心。绿谷通泰从设计、开发、生产、服务等各方面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工程合格。
一切为了客户 为了客户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客户
美丽乡村污水处理设备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滞后和管理水平低下抑制了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治理应成为我国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特点。
一、集中处理系统
1、技术路线污水处理厂是目前集中处理污水的主要方式之一。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通过物理过滤、生物降解和植物截留等作用机理除去有机质,并通过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除去N和P,特别适用于生活污水、河道和自然湖泊水系的处理与回用等。
2、主要技术环节
(1)关键部件和设备。在给定污染物负荷(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输入的污染物数量)和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影响二级污水处理出水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微生物细菌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有效性。不论是厌氧处理还是好氧处理,良好的菌种及其生存环境影响微生物的降解效果。三级处理主要与所选择的深度处理技术有关。土壤质地及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填料和植被性质以及气温等因素影响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2)主要性能参数。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质量一般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A设计,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18921—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96)Ⅳ类或《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1996)中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标准设计。潜流式湿地系统的一般水力负荷为2~15厘米/天。生活污水经湿地系统处理后其出水BOD5(5日生物化学需氧量)<10毫克/升。
(3)推广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大,一次性投资高,污泥处理困难。人工湿地将污水处理工程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且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易于管理和维护,是一种较为适宜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
(4)应用情况。集中污水处理系统一般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管理,出水水质好且稳定,满足国家的排放要求。除土地处理方式外,各种集中污水处理方式在国内都有较多的工程实例,已积累了一定的建设和管理经验。
二、分散处理系统
1、技术路线与集中处理系统相比,分散污水处理系统较多地采用了一些高新技术,从而使得污水处理设备的体积相对较小。
2、主要技术环节
(1)关键部件和设备。分散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部件是设备采用的具体处理技术及工艺,系统处理效率的高低和出水水质的稳定性主要由其关键组件如(生物)膜和活性炭的性能决定。
(2)主要性能参数。分散污水处理系统的性能参数一般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标准设计。
一、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由6个分标准组成,即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中药类、生物工程类和混装制剂类。
发酵类制药废水来源于发酵、过滤、萃取结晶,提炼、精制等过程。该类废水成分复杂,碳氮比失调,可生化性较差,并含有大量硫酸盐、药物效价及其降解物等生化抑制物。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是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药物和制药中间体时产生的废水。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pH变化大,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含有难降解物质和有作用的抗生素,有毒性、色度高。
提取类制药废水包括从母液中提取药物后残留的废滤液、废母液和溶剂回收残液等。废水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pH波动范围较大。
二、中药类废水产生于生产车间的洗泡蒸煮药材、冲洗、制剂等过程。该类废水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成分复杂,难于沉淀,色度高,可生化性好,水质水量变化大。
生物工程类制药废水是以动物脏器为原料培养或提取菌苗血浆和血清抗生素及胰岛素胃酶等产生的废水。废水成分复杂,COD、SS含量高,水质变化大并且存在难生物降解且有作用的抗生素。
混装制剂类制药废水来源于洗瓶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生产设备冲洗水和厂房地面冲洗水。该类废水水质较简单,属于中低含量有机废水。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
三、制药废水水质特点
制药废水水质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排水点多,高、低浓度废水单排放,有利于清污分流;②高浓度废水间歇排放,需要较大的收集和调节装置;③污染物浓度高;④碳氮比低,不利于提高废水生物处理的负荷和效率;⑤含氮量高,影响COD去除;⑥硫酸盐浓度一般较高,给废水厌氧处理带来困难;⑦废水中含有微生物难以降解、甚至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⑧水一般色度较高。
抗生素废水色度高、含多种难降解及生物毒性物质,且废水中残留的抗生素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影响。中成药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COD高可达8000~9000mg/L,BOD 高可达2500~3000mg/L,废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合成药物生产废水组分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且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活性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处理难度大。各类制剂生产过程中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相对制药过程中其他废水而言,有毒有害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毒性较低,易于处理,可将其与其他生产废水一同处理。
四、制药废水的危害
制药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到放标准而直接进入环境,将造成严重的危害。制药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含量多,且大多具有较强的毒性和“三致”作用,这些难降解污染物排入水体后,长时间残留在水体中,并通过食物链积累、富集,终进入人体产生毒性。当有机物含量过大,生物氧化分解所消耗氧的速率超过复氧速率时,将使水体缺氧,从而造成水体中好氧水生物死亡,使厌氧微生物消化产生甲烷、硫化氢等物质,进一步抑制水生生物,使水体发臭。
五、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制药废水的处理难点在于废水中的某些成分有可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进一步降低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出水不符合排放标准。因此,提高可生化性是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目前,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化法以及组合处理工艺。
1、物化法 物理化学法可以作为预处理手段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也可作为深度处理方法使出水达标排放。主要的物理化学处理法有混凝、吸附、气浮、离子交换及膜分离法等。
2、化学法 化学法是废水处理设备的传统方法,目前以氧化法、电解法以及氧化法等比较常见。
3、生化法 在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单采用好氧或厌氧生物处理法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所以常用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工艺以达到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