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修复技术起步较晚,发展前景较大
相较于欧美 40 年的发展,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仍属新兴行业,尚未有很好的基础积累和技术储备。
从具体修复技术种类来看,填埋/阻控、固化/稳定化成为土壤修复应用广泛的技术,而水泥窑协同处置、氧化还原、微生物、植物修复与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也是主要应用的技术。相比之下,抽提处理、土壤淋洗、化学改良、热解析、气相抽提与高温焚烧技术市场应用占比较低。按照处置场所分类来看,根据污染土地或污染类型的不同,我国土壤修复项目采用的处置场所比例也有不同。据统计,污染耕地修复、矿山修复、盐碱地修复以原位修复为主;污染场地修复仍以异位修复为主。总体上看,仍以异位修复为主,但其相对较高的成本、能耗以及清挖、转运、处置中产生二次污染风险,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环境修复技术上看,目前我国土壤修复使用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是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少,尤其是污染场地中, 原位修复技术大都仍处于试验和试点示范阶段。土壤修复技术中,填埋/阻控、固化/稳定化、矿山生态恢复是应用广泛的技术。而监测自然衰减技术、多相抽提技术、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制度控制与工程控制技术等均尚未在土壤修复中应用,或仅有中试工程。从环境修复设备上看,我国环境修复设备整体落后于发达国家,环境修复设备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环境修复设备虽然在模块化、便携性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 但是在修复效果及修复成本等方面逐渐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以发行人为例,发行人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项目经验,开发出一系列适应我国土壤修复需求的修复设备及配套工艺流程,强化了发行人的设备优势。整体而言,我国环境修复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从事环境修复的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设计制造环境修复设备,环境修复设备产业链中尚未出现化生产、销售设备的企业。而发达国家经过了 30 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环境修复产业链逐渐成熟。以热解吸修复设备为例,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热解吸的化生产、销售、设备租赁、工程实施、设备运营等一系列成熟的产业链。
查看全部介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