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 |
面向地区 |
全国 |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的高温阶段当肥堆温度上升到45℃以上时,即进入高温阶段。通常从堆积发酵开始,只须2-3天时间肥堆温度便能迅速地升高到55℃,1周内堆温可达到高值(稳定可达80℃)。嗜温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嗜热性微生物逐渐取而代之。除阶段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继续分解转化外,半纤维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复杂有机物也开始强烈分解。在50℃左右进行活动的主要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温度上升到60℃时,真菌几乎停止活动,有嗜热性放线菌和细菌活动;温度上升到70℃以上时,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已不适宜,微生物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此时,产生的热量减少,堆温自动下降。当堆温降至70℃以下时,处于休眠状态的嗜热性微生物又重新活动,继续分解难分解的有机物,热量又增加,堆温处于一个自然调节的、延续较久的高温期。高温对于发酵的快速腐熟起到重要作用,在此阶段中发酵内开始了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并开始出现能溶解于弱碱的黑色物质。C/N比明显下降,肥堆高度随之降低。通过高温能有效杀灭有机废弃物中病原物,要求发酵温度达50-55℃以上,持续5-7天。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使用的膜材料具有分子过滤微孔结构,可以有效控制异味,消灭细菌,同时对体内空气分子和水蒸汽分子可以正常通过,外界水分子则无法进入,膜内部形成可使生物菌在短时间内将废弃物转化成堆肥所需要的发酵条件。发酵过程通过仪器数据自动采集、采用计算机反馈控制,通风系统根据堆肥中能量消耗,实现氧气供给的自动控制。通过保持优化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和氧气供应,有效缩短有机废弃物腐植化过程,提高发酵效率。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发酵畜禽粪便含有丰富的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与作物秸秆等辅料进行混合发酵,使用纳米膜发酵有机肥设备可制成有机肥,既实现了畜禽粪便、植物秸秆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同时为养殖场带来经济效益。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覆膜发酵周期一般应大于20d,判断腐熟度,指标见表5。终止覆膜发酵时,发酵物料不再升温,去膜,堆体无臭味、颜色为灰色、灰褐色或黑色。若需要进一步提高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可将堆体移出覆膜发酵区继续堆置15d~30d,中间翻堆1~2次。二次发酵也叫陈化或后腐熟,过程包括降温期。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投入少、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处理200m3畜禽粪便的发酵区占地面积小于140㎡;基建量少:与其他堆肥方式相比,不需要防雨设施等;设备投入少,生产成本低,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环保、应用效果稳定、养分损失少:适宜地近处理畜禽粪便,避免远途运输粪便产生二次污染。纳米膜有效阻控硫化氢、氨气、甲硫醚等异味气体及病原菌等有害物质排放;温室气体、臭气排放量降低50%、90%以上。无害化处理效果稳定,60℃以上高温持续10天以上,杀灭病原菌、草籽、寄生虫等,阻止蚊蝇滋生,并降解部分抗生素;氮养分溢出减少30%以上,养分损失少,肥效增加10%-15%。